“AI孙燕姿”席卷网络,AIGC面临版权困境
2023-06-04
抖音于5月9日发布了一项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倡议。除了要求发布者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明显标识并添加统一的官方水印之外,抖音还加强了对虚拟人的管理,要求虚拟人在平台上进行注册并领取专属的“身份证”,同时,虚拟人技术的使用者也需要进行实名认证。

80、90后的青春偶像孙燕姿正在“养老”,而AI孙燕姿则悄悄成为全网流量的焦点。AIGC引发的技术变革迅速扩散,直接冲击着内容创作领域,甚至将AIGC演变成内容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B站、抖音等平台上兴起的AI孙燕姿、AI周杰伦等现象显示了华语乐坛复兴的趋势。不得不说,科技的进步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更具参与性,并且更多猎奇性的内容迅速充斥了整个网络。然而,在全民狂热背后,AI生成内容一直存在着版权纠纷和内容安全等原生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抖音于5月9日发布了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倡议,禁止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和发布侵权内容,包括肖像权和知识产权等。一经发现,将严厉处罚违规行为。此外,抖音还要求发布者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并加上统一的官方水印。AIGC这种野蛮生长的现象即将迎来行业自律的洗礼。


01 AI孙燕姿-悄然升温的流量密码


AI歌手在B站之外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AI歌手的爆款逻辑,则是通过天王天后的合作,如AI孙燕姿翻唱周杰伦、陶喆等经典歌曲。在B站上,AI孙燕姿与周杰伦合唱版的《半岛铁盒》播放量高达八十多万。此外,通过以天王天后的演唱风格翻唱当红的抖音神曲,也容易因新奇感和反差感而走红。AI周杰伦翻唱《乌梅子酱》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AI孙燕姿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除了孙燕姿本人独特的音色外,技术逻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李岩透露,孙燕姿的音色是最早被开源的声音,开源者用孙燕姿的音色展示了他们的方案,吸引了一批跟风效应的用户。早在3月11日,关于AI歌手的讨论就开始兴起,而4月初就有人开源了孙燕姿的音色。

 

除了创作者层面的版权焦虑之外,平台也需要对AI内容承担相应的责任。 某音乐产品负责人解释了抖音加强对AIGC内容监管的原因,他表示唱片公司和歌手不会对普通用户采取惩罚措施,因为用户的行为具有强烈的娱乐性质,而且这些用户也是歌手的粉丝。然而,歌手可以向内容平台追究责任。

根据这个逻辑,其他内容平台必然会加快监管步伐,AIGC内容的野蛮生长阶段也即将结束。

 

02 加水印、打标签,AI生成需要被警示


在这一次人工智能浪潮中,人类对危机的担忧感源于AI的快速进化,甚至具备了以假乱真的能力。


AI绘画在仅仅两个月前还因手部细节不完整而备受诟病,但在短时间内进行了迭代升级,不仅能与淘宝模特争夺就业机会,甚至还能化身颜值博主,使得宅男宅女们无法分辨AI的真实面目,反而沦陷其中。


随着AI的演化,“数字生命”的概念也开始真正实现。一方面,技术人员使用AI复活逝去的亲人登上了热搜榜;另一方面,AI马斯克与AI乔布斯进行了跨时空的对话,AI李白与AI林黛玉展开了诗词论战。


“AI孙燕姿”席卷网络,AICG面临版权困境


这些具有迷惑性的内容既在形式上创新,又带来了对技术变革的新奇感,因此成为了各个平台的“流量密码”。


然而,在互联网传播裂变式的快速发展环境下,真假难辨的AI生成内容让信息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技术下沉至全民语境后,不可控因素也随之增加。可以说,AI生成内容的热度越高,带来的隐忧就越大,对隐私和内容安全边界的冲击也变得前所未有。因此,内容平台的监管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抖音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内容上加上水印并统一标注。具体而言,文本内容需要明确标注“AI生成”字样,视频内容也需要在画布上添加指定比例的水印,以突出AI的标识。在推送过程中,平台也会在信息流、视频详情页等位置添加“此内容由AI生成”的告知标签。


03 抖音掀起AIGC内容监管风暴,推动行业规范化


短视频内容平台抖音于5月9日发布了一项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倡议。除了要求发布者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明显标识并添加统一的官方水印之外,抖音还加强了对虚拟人的管理,要求虚拟人在平台上进行注册并领取专属的“身份证”,同时,虚拟人技术的使用者也需要进行实名认证。


作为一个规模已经相当大的行业,抖音对虚拟人的监管举措可谓及时。虚拟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20年,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技术的发展释放了虚拟人在内容、营销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价值。


然而,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虚拟人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此外,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普及至大众层面,虚拟人的治理也变得更加复杂。

 

首先是涉及虚拟人的肖像权、声音等一般人格权。借助于AI绘画工具的支持,技术门槛再度降低,设计一套普通用户专属的虚拟形象变得容易。然而,技术的便捷性模糊了权利边界,AI技术成为了工具,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用户个性化内容成为了素材,最终导致滥用他人形象和数据安全的乱象,成为技术开放的伴生问题。

 

同时,随着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虚拟人的时代的来临,内容创作者的准入门槛降低,这容易导致虚拟人直播以及视频等内容的质量良莠不齐。

 

从技术变革引起的热度突然崛起,到大众对其产生好奇尝鲜,再到最终成为良性发展的内容新形态,AIGC生成内容必然要经历发展的阵痛期。只有通过监管的力量进行约束,才能使其最终走向正规化的发展道路。